[Metro Edge] 西人反應過度了,每年強拆不足千套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加西網報道:

根據溫哥華市政府公布的拆遷許可證數據顯示,從2012年起,全市每年平均拆遷獨立屋和雙拼屋數量僅為940套, 拆遷最多的2個社區為凼巴(Dunbar)和南地(southlands)。




配圖為本周溫西阿迪亞街6088號外集會示威

凼巴和南地是2個相鄰的溫西社區,有著全加拿大最貴的地產物業,平均每年總共拆遷117套房屋,而最高的一年為2012年共132套。

壹品地產某資深地產經紀介紹,以上2個社區的標准尺寸物業平均地價為200萬加元,很大一部分物業建於上世紀30到40年代,房屋面積較小,業主實在沒有必要投資幾十萬去裝修80年高齡的不到2000尺房子。

而在另外2個溫西社區西點灰(West Point Grey)和Kitsilano, 2015年僅發出共75個許可,而在溫東,日落社區(Sunset)和Renfrew-Collingwood分別為86和80個許可。在另外一些社區,卻很少拆遷或正在減少,比如Fairview和Strathcona,分別為3個和5個, 而在Kitsilano社區,從2012年的50個許可下跌到2015年的23個。

對於社會上要求減少拆遷,保護歷史建築的呼聲,溫哥華市執行城市經理Sadhu Johnston說,溫哥華是個高速變化的城市,不可能每件事都按暫停鍵, 也不太可能讓城市來告訴業主什麼能做,什麼不能做,這對我們是個挑戰。


Johnston說,我們在痛恨一個歷史建築拆遷的同時,也應該看到一個單位消失,可能同時3個或更多單位被建設出來,滿足更多人住宿的需要。

當談到本周阿迪亞街(Adera St.)市值740萬獨立屋拆遷溫哥華市政府的對策時,Johnston說拆毀一些較新的房屋非常令人討厭”, 但坦白也沒有辦法。當某人購買了一個物業,怎麼使用是業主的權利。對我來說,當然感覺很浪費,沒有必要,但作為城市管理者來說,“我們怎麼能幹涉他人的權利呢?”

本文由壹品地產特約,加西網報道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已經有 1 人參與評論了, 我也來說幾句吧
注:
  • 本文由專欄作者供 "加西網" 專用,未經作者與網站同意,嚴禁轉載,違者必究!
  • 文章僅代表專欄作者本人意見,與網站無關, 本站對內容不負任何責任.
  • 猜您喜歡

    您可能也喜歡

    當前評論

    當前評論
    評論1 游客 [子.此.始.御] 2016-02-13 16:24
    買幾十年舊房子誰不拆啊?不然維修費高昂,舊房子保溫材料不好,暖氣費也高,管線老化,各種耗材。我們這邊最近兩年拆了6、7棟房子都是洋人買家拆的。
    發表評論
    您的評論 *:
    安全校驗碼 *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  (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)

     
    Copyright © 加西網, all rights are reserved.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